寨卡病毒病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其症状主要为发烧、皮疹、结膜炎、肌肉或关节疼痛和疲惫,并且可能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存在潜在关联,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2016年2月9日我国报告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后,各地卫生计生部门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银川市卫计委已将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下达到 “2016年疾控工作任务书”中。为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银川市疾控中心谭玉臻副主任要求实验室提高警惕,做好检测能力储备。 目前,我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科购买了相关试剂,借助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平台,建立了寨卡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通过预实验和比对实验成功确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现已具备寨卡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该方法是早期诊断寨卡病毒病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可疑病例的病原学标本(急性期血液)进行检测达到诊断的目的,整个检测过程约5小时。对于各省的首例病例,必须将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复核后予以确认。
(病原微生物检验科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