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疾病预警 |
|
|
培养合理饮食习惯 预防青少年贫血 发布时间:2008-10-15 10:04:01 点击次数:2193
|
循环血液中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时称之为贫血。青少年中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可导致儿童青少年体力、智力和免疫能力降低,严重者会产生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在儿童青少年中,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是营养性的,即铁生理上的需要量超过了铁吸收量。 我国儿童青少年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为: 1、日常膳食中易吸收的铁量较少。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身体对铁需要量的增多:尤其在儿童期膳食不合理、偏食、挑食;青春发育期、女生经期血液的损失都容易出现铁的缺乏。 3、其他原因:胃肠道疾病,如长期腹泻、肠道吸收不良和胃酸分泌减少等,会引起食物铁吸收障碍。肠道寄生虫(钩虫、蛔虫)、痔疮、息肉、月经过多等引起长期慢性铁丢失过多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防治措施: 1、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合理营养、健康、安全的膳食卫生知识。倡导健康、合理、安全的饮食。 2、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动物的内脏、瘦肉、鱼禽类等。黄豆、芝麻酱等植物性食品含铁较多。 3、增加膳食中铁吸收的促进因素:Vc、半胱氨酸、果糖、柠檬酸以及肉禽类食品。 4、合理利用铁强化食品。所用强化剂为硫酸亚铁、乳酸铁等。 5、定期对儿童青少年进行缺铁性贫血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儿童少年贫血诊断国家标准 |
年 龄 |
性 别 |
血红蛋白 |
标准值(g/L) |
6——11岁 |
(男 女) |
血红蛋白 |
110(g/L) |
12——14岁 |
( 男 ) |
血红蛋白 |
120(g/L) |
( 女 ) |
血红蛋白 |
115(g/L) |
15——17岁 |
( 男 ) |
血红蛋白 |
125(g/L) |
( 女 ) |
血红蛋白 |
115(g/L) |
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