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
|
|
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检测工作安全运转 发布时间:2011-5-20 11:01:55 点击次数:2052
| 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按照国家对从事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单位要求,通过对所从事检测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危险度评估来规范生物样本收集、保存、运输、检测以及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等管理,使实验室在检测的全过程中保证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是良好实验室的基本条件之一。 作为地市级疾控中心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根据职能要求,目前开展微生物检测项目共有 59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级别在二级和三级之间。中心在搬入新办公大楼后,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生物安全工作,按照所从事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要求,分别设置6套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实验室每年结合市卫生局的要求积极进行医学实验室审核备案工作,并对实验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使中心实验检测工作在安全、规范中开展。在中心绩效考核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中,实验室认真梳理日常检测工作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强化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维护。目前中心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均配备机房,实验室积极联系厂家落实专人培训,定期对实验室排、送风系统进行清理、维护,保障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顺利运行。二是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工作中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将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贯彻在日常工作中。是每位实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更是中心对实验室的制度要求。三是规范废弃物处置工作。目前实验检测工作中所涉及的废弃样品、检测耗材、防护用品等在出实验室时均进行高压消毒,同时健全完善了交接手续,使实验室废弃物的流转能够溯源。四是加强菌毒种保存、管理工作。在开展艾滋病确证及流感、手足口核酸检测以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等工作中均需要保存阳性标本和菌毒种,为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建立健全的菌毒种保存记录,按照菌毒种保存制度落实双人双锁规范管理菌毒种保存和使用工作。 针对以上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工作,科室逐一进行了规范化落实并进行责任分工,重申了严格落实生物安全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障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安全开展。 (病原微生物检验科:李萍 供稿)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