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学习 探索创新 推进示范区创新工作模式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趋严重,感染人群年龄分布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老”、“少”感染率增长是艾滋病疫情变化的特征之一。银川市在近两年的艾滋病疫情监测显示,也出现了“一老一少”两类人群艾滋病疫情报告上升的情况,同时流动人群在艾滋病病例报告中占很大比例。如何结合各县区自身特点,针对老年人、青年学生、流动人群进行深入的、创新型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也成了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探索的重点。按照我市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计划,在银川市卫计委汤齐生主席的带领下,银川市疾控中心武振军副主任、李萍科长及县、区疾控中心主任、性病艾滋病病防治科科长等一行9人于2017年5月9日到5月11日前往固原、中卫,针对其在示范区工作中的创新工作模式进行交流学习。

银川市学习组一行人分别来到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老年人、青年学生、流动人群三类人群的创新工作模式进行了学习交流。学习组人员认真听取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交流,学习其先进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档案管理等,并与兄弟单位的人员相互讨论,了解在创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存在的难点及处理的措施。

创新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推进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助力器。在示范区工作推进的两年中,银川市积极探索MSM人群干预新模式及艾滋病患者抗病毒定点治疗门诊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我市将在兴庆区、西夏区、金凤区三区先分别针对流动人群、青年学生、老年人中积极、深入探索新的干预工作模式,为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性艾科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