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疾病预警 |
|
|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2008-10-14 18:04:12 点击次数:1988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为日本B型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是由嗜神经的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由于本病是以脑实质损害为主,因而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常还有严重的后遗症(5-20%),留下终身残疾。
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感染乙脑病毒的人和动物是传染源,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乙脑病毒感染率高,通过猪-蚊-人的途径使人受到感染。人感染乙脑后仅产生短期的病毒血症,而且血中的病毒含量少,因而受染的人或隐性感染者不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我市乙脑的流行季节为7~9月。 乙脑的临床表现: ①突然发高烧:患儿起病急骤,体温很快上升到39℃左右,并持续不退。 ②剧烈头痛:大多数患儿伴有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啼哭不止。 ③嗜睡昏迷:在发热不久,便可出现意识障碍、神智不清、由嗜睡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④喷射呕吐:由于颅内高压,患儿可出现与饮食无关的喷射性呕吐,可频繁发作。 ⑤颈项强直:发现颈项较硬,头颅不能向前、向下屈曲。 ⑥肢体痉挛:肌肉张力增高,可有反复或持续惊厥。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可能是乙型脑炎的信号,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切莫麻痹耽误,以免失去抢救的时机。
我市不是乙脑的流行地区,近三年来无乙脑病例发生。乙型脑炎是可以预防的疾病。针对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对病人进行及时治疗,做好家畜、家禽的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重要措施是防蚊、灭蚊。充分利用蚊帐和驱蚊剂、灭蚊剂。 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非常有效措施。本市适龄儿童应根据计划免疫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共注射三剂,8月龄、18-24月龄、6岁),外来人口也应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补种以降低乙脑发病。
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
|
|
|
|
|
|
 |
|